
写住院医师自己的故事(八十五)——胸外科一区基地:63岁肺结节患者成功康复:一次精准手术背后的温情守护
在医学不断进步的今天,越来越多的肺结节被早期发现、精准治疗,让患者重获健康与希望。今天,我们要分享的是一位63岁患者的真实康复故事——从发现肺结节到顺利出院,仅用了短短9天时间。
一、意外发现,冷静面对
2天前,患者在体检中意外发现右上肺存在一个磨玻璃结节。虽然无明显症状,但家属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带他前往医院进一步检查。CT结果提示:右上肺磨玻璃结节,需警惕早期病变可能。
面对突如其来的检查结果,患者和家属一度焦虑不安。但在医生的耐心解释和专业评估下,大家迅速调整心态,决定积极配合治疗。
二、精准评估,科学决策
入院后,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胸外科、麻醉科等多学科团队迅速展开会诊,全面评估患者身体状况,排除手术禁忌症。最终,团队决定为患者实施“气管插管全麻下腹腔镜右上肺叶部分切除术”,并同步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术,以最大限度保留肺功能,减少创伤。
三、微创手术,顺利康复
手术过程非常顺利,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迅速。术后第一天,患者即可下床活动;第3天拔除胸腔引流管;第5天开始逐步恢复饮食与日常活动。
在医护团队的精心照料下,患者未出现感染、疼痛等并发症,术后第9天顺利康复出院。
四、医患同心,温暖同行
“医生不仅技术好,态度也特别温和,每天查房都耐心安慰我,让我一点都不害怕。”出院前,患者拉着护士的手,眼眶泛红地说。
这份信任与感动,正是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
五、温馨提示:肺结节≠肺癌,早发现是关键
随着低剂量CT筛查的普及,越来越多肺结节被早期发现。
专家提醒:
磨玻璃结节不等于肺癌,但需密切随访或必要时手术干预;
年龄>40岁、有吸烟史、家族肿瘤史者,建议每年做一次低剂量CT;
发现结节后,切勿恐慌,及时就医、科学评估最重要。
结语:
每一次成功的手术背后,都是多学科团队的默契配合,是医护人员的日夜守护,更是患者与家属的信任与勇气。
愿这位63岁的患者早日康复,也愿更多人因早查、早治疗,远离疾病,拥抱健康。
——致敬每一位与疾病抗争的你,也致敬每一位守护生命的我们。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