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域名:海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公益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海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精准毫厘之间,关怀细微之处:一例宫颈癌放疗带给我的启示

来源:放射肿瘤专业基地白长森发布时间:2025-10-20 19:26:00

精准毫厘之间,关怀细微之处:一例宫颈癌放疗带给我的启示

病例:70岁李女士,既往因“阴道少量出血1月余”于外院确诊宫颈恶性肿瘤IIB期,放疗科妇科肿瘤组赵娜副主任医师和罗伊萱医师综合分析患者病情后指出,患者目前宫颈癌局部晚期,建议使用Elekta Unity磁共振影像引导自适应放疗技术行局部放疗,经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同意,于2024-12-25开始行盆腔放疗,处方剂量:45Gy/1.8Gy/25F,5次/周,放疗第12次时通过Elekta Unity实时监控发现肿瘤明显缩小,后修改放疗计划实现了精准放疗,末次第25次放疗实时监控肿瘤进一步缩小。

作为一名规培医师,跟随赵娜副主任医师和罗伊萱医师参与了此次诊疗,并系统学习Elekta Unity在临床中的应用,让我对现代精准放疗的前沿技术和临床思维有了颠覆性的认识。以下是我结合病例内容,从不同角度出发的感想和体会。

 

一、技术革新

从“静态蓝图”到“动态导航”的飞跃,在传统的肿瘤放疗学习中,我的理解是:制定一个计划,然后执行它。就像按照一张静态的蓝图去施工,期间很难知晓“建筑”本身是否发生了变化。而通过参与此次诊疗,最让我震撼之处在于,放疗过程不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一个可以实时调整、动态优化的“活”的过程。病例中提到,在治疗第12次时,通过Elekta Unity的实时监控发现肿瘤明显缩小,并据此修改了放疗计划。这一点对我触动极深。它意味着我们能够看到治疗过程中的即时反馈,并能立即做出响应。

图片1.png

传统的放疗可能因为肿瘤缩小而未及时调整计划,导致部分已恢复的正常组织受到不必要的照射,或者对残余病灶的剂量不足。而自适应放疗技术实现了真正的“量体裁衣”,根据肿瘤的实时变化进行“精准打击”,最大限度地提升了疗效,同时践行了“首先,不伤害”的医学原则。紧随其后的计划修改图像,正是这一理念的具体体现。

图片2.png

二、 临床思维:影像引导下的决策自信与患者安全

这次病例让我深刻体会到影像学在临床决策中的核心地位。Elekta Unity将1.5T高场强诊断磁共振与放疗设备整合,使得“看清再打,边看边打”成为现实。对于宫颈癌这类会受到膀胱充盈度、肠道蠕动等因素影响的盆腔肿瘤,传统技术面临很大挑战。文中提到的“当肿瘤脱靶时及时能够调整治疗”,这背后蕴含的是对患者安全的高度负责。作为医生,最担心的莫过于“打不准”。这项技术通过实时监控,极大地缓解了这种焦虑,赋予了临床医生更大的信心和掌控力。它让我明白,未来的医疗,将是数据驱动、影像引导的精准医疗,任何决策都应有直观、可靠的证据支持。

三、以人为本:科技赋能下的温情医疗

技术再先进,最终落脚点仍是“人”。通过此次病例不仅展示了技术的高度,也体现了医学的温度。患者是一位70岁的高龄女士,身体耐受性相对较差。技术“疗效好、反应轻”的特点,对于提高她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这让我看到,先进技术的价值之一,就是让那些原本因身体原因无法耐受传统治疗的患者,有了新的希望。过去“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传统放疗的困境,令我印象深刻。而Elekta Unity技术致力于保护健康组织,降低副作用,这直接提升了患者的治疗体验和远期生活质量。这正是医学人文关怀的极致体现——我们不仅要治好病,更要尽可能地让患者“好受”地治好病。

四、 多学科协作与未来展望

这项技术的成功实施,离不开放疗科医师、物理师、影像科医师和护理团队的紧密协作。从初始计划的制定,到治疗中的实时扫描和评估,再到自适应计划的快速生成,这是一个高度协同的系统工程。作为规培医师,我看到了未来临床工作中团队协作的复杂性和必要性。

通过参与这次诊疗,对我而言是一次重要的启蒙。它打破了我对放疗的陈旧认知,让我看到了科技如何深刻地改变临床实践的面貌。它激励我,不能满足于掌握教科书上的知识,更要保持对前沿技术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同时,它也坚定了我的信念:无论技术如何发展,“以患者为中心”的核心永远不变。技术的进步,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这个核心。我将把这次学习的感悟带到未来的工作中,努力成为一名既掌握扎实基本功,又具备前沿视野,更富有人文关怀精神的医生。


Copyright © 2019 版权所有:海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椰海大道368号

投诉电话:0898-66808238 / 客服电话:0898-66809130 / 监督电话:0898-66809051

工信部ICP备案号码:琼ICP备17001021号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