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海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死神逗留不走,医护严防死守——记海医二院神经外科与急诊科使用ECMO成功抢救蛛血ARDS一例

来源:急诊科发布时间:2024-06-07 10:29:00

一、突发恶疾,生死边缘24h

1.昏迷不醒所为何?动脉瘤破裂致蛛血

5月8日,天气晴转雷暴雨,爱美的樊女士(化名)像往常一样在美容院创造美丽人生。下午约15:00,樊女士突感头部剧烈疼痛,像要炸开一样,继而出现恶心、呕吐多次,很快就出现意识不清,倒地不起,呼唤无应答。家属急忙将她送到当地医院,检查头颅CT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

因考虑病情危重,家属要求转来海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海医二院”),急诊收入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完善头颅、颈部CTA回报:右侧大脑前动脉A1段动脉瘤,瘤径直径4.2mm、最长直径4.7mm、体积28.7mm3。入院时肺部CT也提示双肺多发渗出。

2.神外出手栓塞,刚苏醒又衰竭

与患者家属沟通后,当晚急诊行经导管颈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手术顺利,安返监护病房,术后樊女士有睁眼等表现。

樊女士家属紧绷的弦还没来得及松,第二天上午,樊女士呼吸急促,氧合逐渐下降,复查血气分析提示:呼吸衰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经过抢救,呼吸机参数不断上调(吸入氧浓度100%,呼气末正压 15cmH2O),指脉氧仍逐渐下降至65%。经过抢救,患者氧合恶化同时循环也开始出现波动,血压下降至85/45mmHg左右,不到24小时,樊女士又陷入生命垂危的状态。

3.ECMO小组出动,支持并逆转

神经外科监护室急请急诊科监护室ECMO小组会诊,床旁超声评估可见双下肺大量B线,双下肺可见碎片征,实变。经ECMO小组成员快速评估,患者P/F<60mmHg已>3h,呼吸机参数高,已出现循环不稳定,颅内压高(>330mmH2O),不宜行俯卧位通气,且患者处在疾病急性进展期,有继续恶化趋势,与家属沟通后决定就地实施ECMO支持。

约14时15分,急诊ECMO团队立即响应,在原科室就地行VV-ECMO支持,治疗过程中大家分工明确,机器预冲、穿刺、启动上机,多管齐下,仅仅耗时20分钟,ECMO上机便已完成。

在ECMO的支持治疗下,樊女士的血氧饱和度一分钟内从64%上升至100%,心电监护提示生命体征相对平稳,随后转入海医二院EICU继续治疗,复查的CT提示双肺渗出较前明显增多。


二、日夜守护,前方荆棘密布

在ECMO运行期间,急诊科监护室团队始终贯彻落实肺保护通气策略,颅内压持续大于330mmH2O,不宜行俯卧位通气,又因患者蛛网膜下腔出血,不宜抗凝,因此,在治疗上存在诸多矛盾点,通往治愈的路危机四伏。EICU医护团队根据樊女士具体情况进行严密监测及个体化管理,随时调整治疗策略。

经抗感染、祛痰、肺保护通气策略、脱水、腰穿、对症支持等积极治疗和护理团队精心照料,樊女士在VV-ECMO运行72小时(05-12)成功撤离ECMO。


三、警报解除,再见时已花枝俏

经积极治疗,樊女士成功脱离呼吸机,于05-19转回神经外科继续住院康复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一个灾难性的临床事件。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死亡率极高的凶险疾病,即使存活,并发症发生率也较高,樊女士的神经源性肺水肿导致严重呼吸衰竭也是其中之一。

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原因为动脉瘤破裂出血,尽早治疗,通过手术处理动脉瘤预防再出血是最重要的措施,樊女士在入院后神经外科医师进行急诊手术放置血管内5个弹簧圈进行动脉瘤栓塞是预后良好的关键保证。

ECMO,心肺衰竭的最后一个支持手段

ECMO又称体外膜肺氧合,是一种人工心肺机,主要用于重症心肺功能衰竭的患者的一种支持手段,通过为病人提供持续的氧合和循环支持,减轻患者心肺负担,让心肺得到休息,从而为治疗争取更多的时间。作为治疗重度ARDS的重要治疗手段。樊女士在肺部病变最重,ECMO团队会诊之时已处在悬崖百丈冰的生死边缘,传统手段已无能为力,ECMO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支持桥接作用,为樊女士最终顺利康复出院回归生活创造了机会。



Copyright © 2019 版权所有:海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椰海大道368号

投诉电话:0898-66808238 / 客服电话:0898-66809130 / 监督电话:0898-66809051

工信部ICP备案号码:琼ICP备17001021号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