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海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被撑大的腹腔VS被压缩的生命:海医二院多学科协作阻击60斤盆腔巨大肿瘤

来源:妇科发布时间:2025-03-07 10:22:00

2025年年初,海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海医二院”)收治了一位特殊的,让人“触目惊心”的患者——52岁的李女士(化名)挺着腹部巨大包块艰难入院,患者隆起的腹部就像一座“小山”。患者身体消瘦,受肿瘤的压迫影响,患者睡眠差,只能采取侧身半卧位,这个盘踞体内长达6年的巨型肿瘤,不仅挤压着她的生存空间,更威胁着生命安危。面对这一罕见重症病例,海医二院妇科联合多学科团队迎难而上,进行疑难重症讨论,以精湛技术与仁爱之心、紧密配合与精心守护下书写了生命奇迹。李女士目前恢复良好,于3月11日出院。  

六年顽疾:病情变化 患者终肯治疗

2019年,李女士发现腹部异常膨隆却未重视,五年间肿瘤野蛮生长。期间,因患者个人原因,抗拒手术,外院多次建议手术均被拒绝,直到2025年2月,出现下腹疼痛,阴道出血,在家人的劝说及连哄带骗下李女士终于愿意接受治疗。

“肿瘤就像一颗吸饱水的海绵,严重挤占其他脏器的位置,把肠管、膀胱压成了扁平状,腹壁缺损。”妇科主任邓青春教授指着屏幕上影像,指尖划过被挤到变形的脏器轮廓。李女士刚入院时,全身瘦骨嶙峋,但腹部却异常膨大。由于腹中肿瘤压迫,腹部胀痛,进食后明显,尿频、尿急。经检查,345×314×449mm的巨型囊实性占位已占据整个盆腹腔,压迫重要脏器并引发腹壁疝,肿瘤逐渐增大,如若不尽快手术,将可能出现排尿困难、尿潴留、肠梗阻、呼吸困难等,进而危机生命“我们评估患者情况后,立即开通绿色通道收治入院,开始全力救治。”邓青春教授表示。

刀尖起舞:多学科协作破解医学难题 

这场手术注定充满挑战与艰险。患者的肿块巨大无比,多器官功能受损,长期进食困难,营养不良,盆腹腔解剖关系如同迷宫般难以捉摸。在切除肿瘤的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多器官衰竭甚至患者死亡的可怕风险,手术风险大、围手术期心脑血管意外风险极高、术后可能预后不良等风险,这无疑给手术医生和麻醉医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

由妇科牵头,集结胃肠外科、麻醉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血管外科、超声科、放射科等专家组成MDT团队,历经多轮术前讨论。为李女士定制个体化麻醉方案,全程监测血流动力学。规划精细化手术路径,减少术中出血,建立多梯队应急响应机制,制定24小时重症监护预案。

生命方舟:近3小时鏖战创造奇迹 

尽管术前做了充分的准备,这台手术,是海医二院妇科、胃肠外科、麻醉科等组成的MDT团队需要合力完成的一场“硬仗”。

手术当日,患者被推进了手术室。由于患者无法平卧,麻醉科刘丽丽主任医师及团队在患者半卧位的体位下成功实施全麻和气管插管,为后续手术打开了一条绿色通道。妇科刘玉珠主任医师、周小飞副主任医师在患者半卧位的体位下打开腹腔,缓慢减压放液,共吸出淡黄色和褐色囊液共28000ml。在穿刺放出囊液过程中也是险象环生,患者血压一度降至70/40mmHg,情势十分危急。刘丽丽主任及时指挥手术室团队抢救,成功纠正患者循环及呼吸情况,使患者很快转危为安。只见李女士的整个盆腹腔被巨大肿瘤占据,挤压腹腔各脏器,胸廓极度抬高变形。将患者肿瘤囊液抽吸基本干净后,患者改平卧位继续手术。术中见肿瘤来源与左侧卵巢,腹膜及大网膜、肠管致密粘连。胃肠外科韩华主任同台协助下,面对手术面临的多重挑战,手术团队如抽丝剥茧般分离粘连组织,历时近3小时,最终完整切除重达60斤的肿瘤,

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患者插管状态转到了重症一区监护病房,经过精细护理后,术后第2天成功拔除气管插管,病情稳定后转入普通病房。3月11日,基本恢复的李女士在家人的陪伴下顺利出院。 

刘玉珠主任表示,李女士延误了最佳就诊时机,导致肿瘤生长至压迫多个脏器。她提醒,卵巢肿瘤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肿瘤逐渐增大,压迫周围组织可能会出现尿频、尿急、便秘、心悸等。建议女性每年进行妇科检查,出现腹痛、腹胀、尿频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尤其是绝经后妇女,若发现腹部异常膨隆应提高警惕。


Copyright © 2019 版权所有:海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椰海大道368号

投诉电话:0898-66808238 / 客服电话:0898-66809130 / 监督电话:0898-66809051

工信部ICP备案号码:琼ICP备17001021号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