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小血管病,预防有三招
随着年龄不断增长,人体各个器官都会伴随着衰退的可能性,尤其是头部和心脏。很多老人都会遇到心脏供血不足、脑溢血等困扰,而脑小血管疾病是脑部疾病中比较严重的一种。如果发病后不及时抢救,就有可能危及生命。对此,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学科主任游咏教授为大家全面解答脑小血管病的相关问题。
什么是脑小血管病?
脑小血管病(CSVD)是指各种病因影响脑内小动脉及其远端分支、微动脉、毛细血管、微静脉和小静脉所导致的一系列临床、影像、病理综合征。目前对于脑小血管的定义更为宽泛,不仅包括上述小血管,还包括这些小血管周围2-5mm的脑实质和蛛网膜下腔内的血管结构。
脑小血管病的发病率是临床卒中5-6倍,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不断升高。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人群中90%存在脑小血管病,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中有30%存在脑小血管病。除此之外,脑小血管病还是血管性抑郁发生的重要原因。
脑小血管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发病初期是感觉不到的。会有以下症状。
1、认知障碍:记忆力下降、忘记要干什么;
2、步态异常:走路摇晃、经常会绊倒等;
3、吞咽困难:吃饭喝水时会呛到;
4、大小便不能控制。
出现其中一个症状时,应提高警惕,及时去医院就诊。
脑小血管病危险因素
分为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和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1、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可能与年龄、遗传、性别、种族等相关。
2、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主要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吸烟、慢阻肺、睡眠呼吸暂停、慢性肾功能不全、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
其中高血压是脑小血管病最明确、最重要的可干预危险因素。
什么人容易得脑小血管病?
1、60岁以上的老年人,大部分人都会合并有脑小血管病;
2、有慢性疾病的人群;
3、肥胖人群。
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轻度脑萎缩是正常的生理的退行性表现。当海马的特定解剖部位的脑萎缩,有特定症状的,需要做进一步检查。
脑小血管病的特点
1、隐袭性,往往是在做头部影像学检查偶尔发现;
2、蓄积性,人常说的“量的积累,质的变化”或“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小血管病的控制不佳,往往是导致血管性痴呆的主要原因;
3、病因复杂,导致小血管病表现的疾病种类很多,因此脑小血管病的病因比大血管病(即血管狭窄)较多。
怎样筛查脑小血管病?
脑小血管病和大血管病不同,发病症状比较隐性,往往容易被忽略。比如记忆力的下降、走路速度变缓,很多老年患者会觉得是因为年纪衰老的原因,所以通常不会到医院筛查。因此,当去医院检查时往往已经是比较晚期的情况。
想要筛查脑小血管病,需要在早期提高警惕,如果自己或者家人出现了轻微的认知障碍、语言障碍等症状,要主动到医院做影像学的检查,通过头颅磁共振的检查,可以更加明确的诊断出脑小血管病。
脑小血管病如何治疗?
分为急性脑小血管病的治疗和慢性 脑小血管病的治疗。
1、急性脑小血管病的治疗
(1)降压治疗:建议应用钙离子拮抗剂等对血压变异性影响小的降压药,保持血压平稳。注意血压监测,低血压可能加重认知障碍。慎用β受体阻滞剂等可以增加血压变异性的药物。
(2)溶栓治疗:CMB 和 WMH 不是静脉溶栓的绝对禁忌证。需个体化评估获益与风险,尽量减少缺血性卒中溶栓后脑出血和不良预后的发生。
(3)抗血小板治疗:建议使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西洛他唑,鉴于脑小血管病同时具有缺血和出血风险的双向性,应进行治疗获益和出血风险的评估。
(4)降脂治疗:使用阿托伐他汀可降低各种缺血性卒中亚型患者的卒中复发风险,也包括脑小血管病所致卒中。
2、慢性脑小血管病治疗
治疗主要针对相关认知功能障碍,可选择的药物主要包括:
(1)胆碱酯酶抑制剂:多奈哌齐、卡巴拉汀、加兰他敏;
(2)非竞争性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拮抗剂:美金刚。
3、生活方式干预
建议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适量的钠摄入量、地中海式饮食(充足的水果和蔬菜)、控制体重、戒烟,并避免过度饮酒。运动认知训练对脑小血管病的临床症状有改善作用。
如何预防脑小血管病的发生?
1、要控制危险因素,特别是对高血压的控制;
2、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保证充分的、规律的睡眠,适当开展体育运动;
3、在饮食方面,多吃富含维生素类的食物,对于预防脑小血管病和防只病情进展都有一定的帮助。
Copyright © 2019 版权所有:海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椰海大道368号
投诉电话:0898-66808238 / 客服电话:0898-66809130 / 监督电话:0898-66809051
工信部ICP备案号码:琼ICP备17001021号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