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脑血管疾病,需要多管齐下
脑血管病又叫脑血管意外、脑卒中或中风。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脑血管发生病变引起脑部疾患的总称。包括缺血性脑血管病和出血性脑血管病。目前,它与恶性肿瘤、心脏病共同构成人类三大致死性疾病,脑血管病占据首位,好发于中老年人。这种病起病突然,常常伴有言语不利、肢体活动不灵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意识障碍,甚至危及生命。
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学科主任游咏教授介绍,脑血管病具有“三高一多”的特点: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并发症多。我国脑血管病的患病率约394~719/10万人,发病率约185~219/10万人,死亡率约116~142/10万人,约50%~80%遗留残疾。脑血管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每年在脑血管病方面的花费超过两万亿元。
脑血管病是如何产生的?
脑部的血液供应极其丰富,脑代谢极其旺盛。但是脑细胞几乎没有能源储备,需要血液循环不断地供应氧和葡萄糖,所以脑对缺血缺氧非常敏感。研究发现,一旦脑缺血5分钟以上,脑细胞就会发生不可逆性死亡。
脑部的血液主要是由两大系统来供应的——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两大系统之间由Willis环相连接,使得两大系统前后左右相互交通,充分保证了脑部的血液供应。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粥样硬化的出现,血管内皮受损,脂质斑块在血管壁内沉积,血管内管腔狭窄,影响到血流动力学,在情绪激动、劳累、用力、血压突然升高或降低等诱因的作用下就会发生脑血管的堵塞和破裂,从而导致脑血管病的发生。
脑血管病发病原因有哪些?
1.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年龄,一般来讲年龄越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越高。多发生于55岁以上人群,男性多于女性。
有家族遗传倾向,父母死于脑血管病的人群发病率较普通人群高4倍。这些是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2.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包括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饮酒、颈动脉狭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其他原因还有:肥胖、口服避孕药、高凝状态、缺乏体育锻炼及饮食结构不合理等等。如果能够很好地管理这些危险因素,就能大大地降低脑血管病的发病率。
如何早期发现脑血管病?
简单地说,有个FAST口诀。
F—Face面瘫/口角歪斜;
A—Arm肢体无力;
S—Speech言语不清;
T—Time“TimeisBrain”时间就是大脑!
迅速拨打120到医院就诊!
如何预防脑血管病?
古人云:“上工治未病”。我们不能也不应该等到疾病发生以后再来治疗,所以,脑血管病的预防非常重要,包括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一级预防是指疾病发生前的预防,即通过早期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主动控制各种治病的危险因素,从而达到不发生脑血管病的目的。
二级预防,是针对已经发生脑血管病的患者,预防再次发生。
下面我们具体讲一讲脑血管病的预防方法。
1.高血压:
(1)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应该控制在150/90mmHg以下。
(2)冠心病患者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
(3)糖尿病及肾病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
(4)糖尿病伴缺血性心脏病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5)老年人舒张压不要<70mmHg,舒张压太低,可以出现低灌注,临床表现乏力、头晕、嗜睡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
(6)单纯颈动脉狭窄≥70%,收缩压不要低于130mmHg;双侧颈动脉狭窄≥70%,收缩压不要低于140mmHg。
2.心脏病::
(1)定期体检,早期发现。确诊后应找专科医师积极治疗。
(2)有心房纤颤的患者应采用CHADS2/CHA2DS2-VASc评分,评价心房颤动患者脑栓塞风险。中危患者给予抗血小板或抗凝,高危患者应抗凝。
(3)抗凝可使用华法令,但必须监测国际标准化比(INR)控制在2.0-3.0,对于75岁以上者INR应在1.6-2.5之间为宜。非瓣膜性心脏病也可以用新型抗凝药,如利伐沙班、达比加群等,优点是不用检测凝血指标,但药物价格较贵。
(4)冠心病高危患者也应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d,或其他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3.糖尿病:
(1)定期检测血糖,必要时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lc)和糖化血浆白蛋白,使血糖达标。
(2)控制饮食,加强体育锻炼,2-3个月血糖控制仍不满意者,应选用口服降糖药或使用胰岛素治疗。
(3)糖尿病患者更应积极治疗高血压,控制体重和降低胆固醇水平。
(4)老年患者需警惕使用降糖药或胰岛素导致的低血糖风险。
4.高脂血症:
(1)血脂异常,尤其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危险因素者应首先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
(2)改变生活方式无效者采用药物治疗,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者采用他汀类药物,甘油三酯升高者选用贝特类药物。
5.颈动脉狭窄
(1)对无症状的颈动脉狭窄患者首选阿司匹林肠溶片及他汀类药物治疗。
(2)对于重度颈动脉狭窄(≥70%)患者,可以考虑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
(3)血管内介入治疗术(CAS)可用于不适合做CEA的重度狭窄患者。高龄患者行CAS要谨慎。
6.吸烟、饮酒:
提倡戒烟限酒。戒烟或每天吸烟<5支。饮酒适度,不提倡用少量饮酒来预防心脑血管病。
7.肥胖:
(1)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饮食习惯。
(2)减轻体重。成年人的BMI(kg/m2)应控制在18.5-23.9。
8.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卒中和TIA的独立危险因素。原因不明的青年或老年缺血性卒中要考虑本病可能。建议给予叶酸、VitB12、VitB6治疗。
脑血管病的治疗
1.脑出血的治疗:根据患者的出血量和出血部位选择内科保守治疗和外科治疗。
2.脑梗死的治疗:在时间窗(6小时)内静脉溶栓,也可进行动脉溶栓、动脉取栓、支架植入、抗凝、抗血小板等治疗。脑血管病在病情稳定后应尽早开始康复治疗。
Copyright © 2019 版权所有:海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椰海大道368号
投诉电话:0898-66808238 / 客服电话:0898-66809130 / 监督电话:0898-66809051
工信部ICP备案号码:琼ICP备17001021号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