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域名:海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公益
护理资讯-海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拔云见日,“肿”有希望--淋巴水肿案例分享:上肢篇

来源:淋巴水肿护理康复门诊发布时间:2024-11-14 11:47:00

1、认识淋巴水肿

淋巴水肿是由于淋巴系统功能失调或受损,淋巴液回流受阻引起的组织间隙高蛋白液体的异常聚积。肿瘤的治疗是继发性淋巴水肿最主要的原因,中国患病人数保守估计1000万。每年接受乳腺肿瘤、妇科肿瘤、男性泌尿生殖系统肿瘤手术和放疗的患者中,出现淋巴水肿的比例高达10%~60%。

保守治疗主要是淋巴水肿手法引流综合消肿治疗,也称CDT治疗,是目前国际上应用最广、疗效也最为肯定的淋巴水肿治疗方 法。

今天与大家一起分享,张女士的上肢淋巴水肿的康复之路。张女士经过15天的CDT治疗,右上肢周径最大缩小3.5cm ,运动的范围有了质的提升,淋巴水肿的治疗,也是心灵的治愈之旅,张女士不再让自己陷入悲伤的情绪,轻安喜乐,次第花开。

                                                                          2024-10-12(治疗初始)     

图片1.png

                                                                         2024-10-17(治疗5天后)

图片2.png

                                                                       2024-10-22(治疗10天后)              

图片3.png

                                                                                   2024-10-27(治疗15天后)

图片4.png 

图片5.png

图片6.png

2、治疗案例分享

患者:张女士  69岁

主诉:右侧乳腺癌术后33年,右上肢淋巴水肿2年余,感觉左上肢肿胀、沉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来到淋巴水肿护理康复门诊就诊。

体格检查:右上肢呈非凹陷性水肿,色素沉着无破溃,stemmer征(+)和pitting征(-)。

行ICG造影:提示患者Ⅲ级,极少新生淋巴管,广泛真皮回流,星辰型;具有治疗指征。

图片7.png

                                                                                               (ICG造影图像)

经过辅助检查,国际淋巴水肿治疗师许艺莲对患者的情况进行个性化评估,针对张女士的情况,为其制定淋巴水肿综合消肿治疗计划。 

一、手法淋巴引流综合消肿治疗(CDT治疗)包括:手法引流、压力治疗、皮肤护理、功能锻炼。

(一)手法引流 :遵循淋巴系统的解剖和生理通路,沿着特定方向在皮肤上移动的一种轻柔的治疗技术。  

图片8.png

图片9.png

(二)压力治疗:采用短拉伸压力绷带包扎或穿戴压力套,由远端向近端压力逐渐递减。

图片10.png

图片11.png

图片12.png

图片13.png

(三)皮肤护理:淋巴水肿患者的皮肤易发生干燥、组织纤维化,丹毒、真菌感染、淋巴漏。对于淋巴水肿易患人群需做好皮肤护理外,还应重视皮肤清洁、预防皮肤老化。

图片14.png

图片15.png

(四)功能锻炼: 是淋巴水肿综合消肿治疗必不可少的环节。锻炼原则:不疲乏无不适;穿压力制品;每次10~15分钟;运动量适度:穿着宽松,循序渐进,贵在坚持。大众运动如腹式呼吸、散步、唱歌可行:特殊运动:瑜伽、太极拳、八段锦、游泳、水中步行等特殊运动只要在一定的运动强度范围内均可进行。

图片16.png

图片17.png

(五)居家管理指导:一对一指导张女士学会自我包扎、引流手法皮肤护理,给予患者个性化的饮食、穿着、运动、家务活、工作、外出旅游等全方面指导。

图片18.png

                                                                                                 (原创宣传册)

最后,患者在规范系统的治疗下,右上肢周径最大缩小3.5cm!患者留下的话成为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现在的舒适,是因为你们十几天的悉心照料!”

早期检测/诊断是淋巴水肿最佳治疗的关键措施,及早确诊0和1期患者,治疗效果更好。海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淋巴水肿康复团队拥有全省领先的检查技术和丰富的治疗经验,为上百名患者提供了淋巴水肿综合消肿治疗!

图片19.png

ICG(吲哚菁绿)造影:在淋巴水肿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以下是ICG造影在淋巴水肿领域的几个主要应用:

(1)淋巴水肿的诊断:通过向患者皮下注射ICG,然后利用红外光激发ICG,从而可视化淋巴系统的流动情况。这种方法可以准确评估淋巴水肿的程度和分布情况。

(2)淋巴水肿的分期:ICG造影可以帮助医生对淋巴水肿进行更精细的分期,从而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ICG造影作为一种先进的淋巴系统可视化技术,其在淋巴水肿的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显示出了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助于提升淋巴水肿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图片20.png

MRL淋巴造影技术:全省唯一拥有此项技术的医院,MRL能同时提供淋巴管及淋巴结的结构和形态改变,两者结合可以对原发检查性及继发性淋巴水肿淋巴系统的解剖学异常进行分类。根据MRL表现,可以优势明确原发性淋巴水肿的淋巴结和淋巴管受累情况;对于继发性淋巴水肿,MRL可以明确发生淋巴系统损伤或破坏的部位;定量评估淋巴液在淋巴管内的流动速度,明确淋巴回流障碍的程度。

如有肢体水肿、肢体沉重感、疲劳或闷胀感的症状,需要及时联系海医二院淋巴水肿护理康复门诊提供进一步的评估和教育,愿您和您的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康复热线:66809173。 


Copyright © 2019 版权所有:海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椰海大道368号

投诉电话:0898-66808238 / 客服电话:0898-66809130 / 监督电话:0898-66809051

工信部ICP备案号码:琼ICP备17001021号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799号